2021年9月9日是第七個“99公益日”,弘揚公益、共同富裕是這個時代的共同使命,新希望從倡議發起“光彩事業”產業扶貧到啟動“五五工程”全力支持鄉村振興,始終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9月5日,國家民政部召開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榮獲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 “慈善楷模獎”。此外,為樹立行業標桿,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各地方協會開展了上市公司ESG優秀案例征集工作,新希望作為四川轄區代表入選。
持續助力脫貧攻堅,擔當“慈善楷?!?/b>
此次國家民政部頒發“慈善楷模獎”給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主要表彰其在脫貧攻堅等慈善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自1994年起,劉永好作為中國“光彩事業”的發起人之一,27年來堅持依托農企優勢,以“產業扶貧”作為抓手,興辦了上百家“光彩”扶貧工廠,帶動了數萬人脫貧致富;脫貧攻堅時期,劉永好積極投身“萬企幫萬村”行動,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創新試點產業扶貧項目,實施“新希望1+1”精準扶貧計劃,在貧困地區通過就業、金融、教育扶貧等方式,幫助帶動老百姓穩步脫貧、持續增收;2017年,劉永好提出5年內義務培訓10萬“綠領”新農民,到2020年底,線下培訓了職業新農民6.1萬人,并與農民日報、中經網、農村雜志社、快手app等媒體合作,開辦了線上《綠領公益大講堂》,以線上線下各種方式為鄉村振興培育各類人才,同時通過產業帶動為中國農村需要幫助的人提供造血式的幫扶。
劉永好帶領新希望集團幾十年來堅持在貧困地區捐建學校、開展學生奶工程、開展“希愿計劃”、“希苗計劃”等兒童發展公益項目,為貧困地區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助力,累計捐款超過1.6億元。
劉永好先后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人物稱號,被國務院扶貧辦授予2018年國家脫貧攻堅奉獻獎、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等獎項和榮譽稱號,被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聯合推選為“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之一。
2020年,劉永好啟動新希望集團“五五工程”,在投資、就業、綠領培訓、小微幫扶、鄉村振興樣板工程建設等五個方面全力支持鄉村振興。在未來五年,新希望將聯合投資500億元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新增5萬就業崗位,帶動大學生、農民等從業者就業;再公益培訓5萬綠領新農人,助力鄉村人才振興;服務5萬涉農主體,幫扶農戶及中小微企業成長;建設5個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打造數字化鄉村振興樣板。
中華慈善獎是由民政部頒發的我國政府最高規格的慈善獎項,于2005年設立以來,已成為中國慈善領域最權威、最有影響力、參與度最高的獎項。該獎項旨在表彰我國慈善活動,特別是扶貧濟困活動中,事跡突出和影響廣泛的個人、機構以及慈善項目等。
高度重視ESG工作,成為可信賴的力量
為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推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近年來,新希望六和在各級監管機構、上市公司協會的指導下,在過去13年堅持做好社會責任工作的基礎上,高度重視做好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相關工作。
公司以“致力于成為可信賴的力量”作為社會責任管理愿景,把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日常運營管理緊密結合,在企業迭代升級的同時也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更具擔當。公司以“公司治理及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落實”和“社會責任報告編制”三項主要工作為抓手,完成對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工作和信息披露的閉環管理。
在企業社會責任管理上,公司不僅注重在經濟、環境和社會層面的績效與平衡,還密切關注利益相關方的心聲,堅持構建多元化的溝通機制,與利益相關方建立緊密的聯系,通過更多渠道、方式與各方進行積極、廣泛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并及時回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
根據與利益相關方多方面的溝通,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多項議題進行梳理和調整,將重點關注的議題與公司戰略發展相結合,進行了排序和篩選,確定企業年度社會責任重點議題,并在年度工作中由管理層、各職能部門及下屬企業進行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工作的積極落實與實踐。
自2008年起,新希望六和每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因為近幾年企業社會責任的話題受到更多來自監管、媒體、投資者等多方的關注,公司也對社會責任報告的信息披露質量、報告的可閱讀性和信息披露形式做了相應的升級。
在2019年,公司以線下形式舉行了第一場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邀請了股東、媒體、投資機構分析師、企業員工等多個利益相關方群體參會。2020年因新冠疫情,公司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辦了第二場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一直播”和“微贊”雙平臺直播,累計觀看44萬余次。2021年,公司在四川成都舉行了線下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并邀請封面新聞全程直播,共計113.7萬人在線觀看?;顒蝇F場還邀請了脫貧代表、抗疫先鋒和在“希愿計劃”中被幫助的孩子,分別講述他們與新希望的故事。
新希望六和始終著重發揮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效應,整合全球資源,打造安全健康的大食品產業鏈,為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為滿足消費者對安全肉食品的需求,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不斷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附件: